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2018年度教学工作要点
2018年学校教学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学校党委行政决策部署,着力落实高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全面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大力推进重点专业建设和信息化教学改革,稳步实施教学诊断改进,有效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工匠精神培养,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奋力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
一、以《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等为指导,对接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编修学校《专业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健全行业企业调研、人才需求分析和专业设置论证工作机制,持续推进传统专业创新升级和新增专业开发培育,遴选2-3个专业方向,探索实施“新工科”专业建设,做好2019年度招生专业备案工作。贯彻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指导意见》和高职专业教学标准,融合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全面修订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
二、以学校确立的国、省、校三个层次27个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全面落实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既定任务和项目。对标先进专业、依托帮扶院校,突出专业特色、找准突破方向,不断更新专业建设理念、完善项目实施方案,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培育打造国家级、省级标志性成果,积极申报建设国家级专业示范点、省级骨干专业和行业特色专业等,提高重点专业竞争力、影响力和美誉度,引领带动学校整体专业建设。改进中加合作高职班、高本合作本科班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提高项目运行成效。
三、贯彻国家《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和学校《校企合作管理暂行规定》,发挥职教集团和产教融合发展中心联动企业、汇聚资源的平台作用,不断拓展知名规模企业的引企入校规模,规范合作办学行为,健全常态化专业共建与合作育人工作机制。深度融合企业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加快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深入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持续完善订单班培养方案和运行管理,创新校企双主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贯彻《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校课堂教学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健全和落实课程设置、课标编审、教材选用、教学规范等制度,强化课堂教学管理。持续推进学做一体项目化专业课程改革和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的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创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改革突出能力素质的课程考核评价。引入高教社职教云等专业平台和技术支持,建设资源开发基地,做好各级在线开放课和专业资源库申报、建设和验收工作,加快信息化教学改革。对接国赛、省赛,开展信息化教学竞赛和技术培训,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水平。
五、按照“相对集中、兼顾发展”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教学场地布局。加强各级条件建设项目的资金统筹、方案论证、实施推进和验收考核。以生产性实训和虚拟仿真实训为重点,大力开发实训项目和配套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实践有效性。健全场地、部门、学校三级“文明美丽实训室”常态化建设评比机制,提升实践场地安全管理、环境治理、文化建设和运行服务水平。完善课证融通双证培养体系,提高毕业生职业资格取证率。拓展一批条件优良、专业对口、管理规范的校外实践基地,基于“工学云”改进和强化校外实习实训管理。
六、贯彻省教育厅《关于加强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实施意见》,完善双创能力、工匠精神与专业技能培养有机融合的多元化教育实践体系。加大激励导向和扶持保障,开发一批专业特色双创教育课程,开放一批校内专业实践场地,建立一批专业创新实践基地和大师工作室,不断拓展第二课堂创新实践。以科技周校级竞赛为基础,积极做好教育、人社和行业等部门各级各类赛事的赛项承办和培训参赛工作,确保省级以上大赛成绩省内先进水平。完善学籍管理和课程替代、学分转换等制度,鼓励学生参与双创实践。
七、按照学校质量体系建设部署,厘清教学部门及各类岗位职责范围和工作标准;编制实施专业建设标准和课程教学标准,全面开展专业和课程诊改;学习和借鉴“悉尼协议”,遴选3-5个专业开展应用试点;做好数据平台采集、质量年报编制和麦可思质量评价等工作及其成果应用。稳步推进新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准备、功能定制和应用部署,同步理顺两级责权、改造工作流程、精简文件报表、强化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完善部门教学工作考核、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教师教学工作量化、教研室主任考核和教学质量奖发放等办法,激发教学工作活力。